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全國快遞業務收入已突破1萬億元。快遞物流,作為經濟活力的“風向標”和發展的“晴雨表”,正以其獨特的方式,彰顯中國經濟的活力與韌性。
自2021年首次超過1萬億元以來,我國快遞年業務收入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突破1萬億元大關的用時逐年縮短,今年比去年提前近一個半月。如今,放眼神州大地,每一秒鐘有5144件快遞、每一天有4.4億件快遞在流動,最高日業務量超5.8億件,月均業務量逾130億件,月均業務收入超1000億元,彰顯出中國快遞市場更加繁榮活躍、發展質效不斷提升,折射出經濟發展的蓬勃活力與強勁韌性。
“包裹”民生幸福,“快遞”經濟脈動。中國擁有14億多人口的超大市場規模、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的強大購買力,百姓消費需求不斷提升,匯聚起“買買買”的豪氣,為穩中向好的中國經濟寫下生動注腳。
“小包裹”銜接生產與消費、連通線上線下,連接千行百業、千家萬戶。如今的中國,超400個快遞專業類物流園區、逾3000個各類分撥中心,串聯起單程超4870萬公里、日均服務超7億人的快遞服務網絡;微循環里,900多個縣級寄遞共配中心、27.8萬個村級寄遞服務網點,基本實現鄉、鎮全覆蓋,有力支撐每天超1億件快遞在農村快速流轉……一條條流動的分揀線、一輛輛疾馳的快遞車、一件件如約抵達的包裹,暢通民生幸福“微循環”,貫通經濟發展“大動脈”。
一次快遞業務的完成,緊連一次經濟的脈動,月月相連的百億件“小包裹”匯聚起來,是經濟發展的萬千“大能量”。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全力以赴拼經濟、促發展,不斷出臺各項利好政策,持續改善社會預期、提振消費信心、釋放消費需求,讓生產機器“開”起來、商家廠家“忙”起來、物流倉儲“滿”起來,讓流動的中國愈發生機勃勃。
快遞“小包裹”,映照經濟“大棋盤”。隨著政策措施連續發力、經濟內生動能持續恢復、消費升級不斷加快,快遞業必將更好發揮服務生產、促進消費、暢通循環的先導性作用,勾勒出一幅幅煙火氣十足的繁榮景象,讓中國經濟的韌性更強、動力更足、前景更好。
(謝丹玲 姚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