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尼泊爾開通貨運快遞,對抗印度”,《印度時報》11日稱,首批價值1900萬元人民幣的日用品、電子產品等中國商品通過首列粵藏中南亞班列和公路運輸,歷經6000多公里,穿過海拔4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從中國廣州抵達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文章稱,“這一動向將嚴重打擊幾十年來在尼泊爾市場暢通無阻的印度企業”。
《印度時報》援引中國媒體的報道稱,中國的粵藏中南亞班列11月30日晚從廣州出發,經成渝鐵路、青藏鐵路,歷時86小時到達拉薩,再通過汽車運輸到吉隆口岸出境,最終抵達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全程6070公里(其中鐵路5200公里,公路870公里)。貨物中包括鞋帽、衣服等日用百貨、家具、電器和電子產品以及建材等多個種類。印度《德干紀事報》稱,這條貨運通道開通 “將對印度企業造成嚴重打擊”,此前印度企業已主宰尼泊爾市場數十年。報道稱,一般情況下,6000公里的昂貴運輸成本將推高貨物的銷售價格,但觀察家們認為,中國當局在補貼相關企業,以使其在尼泊爾市場能夠和來自印度的產品競爭。
《印度時報》稱,從今年年初開始,中國一直積極鼓勵加德滿都減少對印度能源和電信等產品和服務的依賴。一周前,尼泊爾與中國簽署了一個集裝箱運輸和交流協議。上個月,尼泊爾電信就使用中國電信產品和設施達成協議。文章稱,這一鐵路“快遞”的開通“將鼓勵尼泊爾接受中國提出的中尼鐵路連接線”。去年3月,尼泊爾時任總理奧利訪華,簽署修建連接兩國的鐵路協議,但這一工程因尼泊爾政局動蕩被暫時擱置。文章引述印度和平與沖突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加斯瓦爾的分析稱,尼泊爾現任總理普拉昌達也鼓勵這一舉動,因為他希望借此說服中國領導人訪問尼泊爾,這樣的訪問將提升他的形象。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中國貨在尼泊爾市場很常見,大到冰箱、洗衣機,小到針線、鞋子,從高級商場到路邊小攤都有中國產品的身影。但是中尼邊界口岸運力不足以支撐尼泊爾市場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尼泊爾和中國雖然毗鄰,但因地理條件限制,中尼邊界只有兩個貿易口岸。尼泊爾大地震后,僅一個口岸正常運轉。在目前的尼泊爾市場上,大部分中國貨物只能通過印度加爾各答轉運,這樣的貿易路線很容易受到尼泊爾和印度外交關系的影響。從尼泊爾角度看,如果中尼鐵路不開通,尼泊爾永遠都會受到印度鉗制。去年,因為尼泊爾奧利政府在處理國內問題上沒有聽從印度,印度對尼泊爾進行大規模禁運,這在歷史上已經是第三次。對于修建中尼鐵路,印度非常緊張。印度同時還加緊提出修建印度至加德滿都的鐵路,這一項目已經進入議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