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京東、天貓針對誰是線上線下商超霸主一事的爭論尚未消停之際,一向以自營物流自豪的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日前又在央視的節目上跟菜鳥打起了嘴仗。
在新近播出的央視《對話》欄目中,京東集團CEO劉強東評價了京東物流的競爭對手菜鳥網絡,他稱菜鳥網絡本質還是要在幾個快遞公司之上搭建數據系統。最后,幾家快遞公司的大部分利潤,都會被菜鳥物流吸走。
菜鳥網絡新聞發言人則很快回應,“一家沒有平臺共享思維的企業,眼界只能停留榨取合作伙伴利潤養活自己上,不可能理解賦能伙伴、提升行業、繁榮生態的意義。”
對于京東和菜鳥在物流上的互掐,產業時評人張書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京東和阿里在電子商務的各個鏈條上都時不時爆發“嘴仗”,其目的大多數時候都不是讓消費者圍觀,而是讓自己的潛在合作伙伴看到,用自己的商業價值去影響合作者,來爭取更多的同盟軍。
京東、菜鳥發展路徑不同
實際上,京東和菜鳥的發展路徑并不一樣,嚴格來講,并不能在一個維度上區分優劣。
達睿咨詢創始人、首席分析師馬繼華表示,“自建物流”直接解決了中國電商的一大痛點,特別是京東早期的主要品類是3C,對于京東的崛起作用極大。因而,京東的物流一直是其最重要的核心資產,京東送貨快已經深入中國人的心中。
不過,馬繼華對此也有擔憂:京東所長期堅持的“快”于相對概念,很難始終保持領先。并且當京東試圖在3C以外覆蓋更多的品類時,特別是一些低值物品方面,能否一直保持這樣的高速物流還有待觀察。
“京東物流可以用‘自己玩’的概念來表達,(它)就是一個以服務京東商城上的自營,輻射入駐商家的物流配送和倉儲體系,等于是形成一個購物、倉配、快遞和售后的閉環體驗。”張書樂認為,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有效實現物流的質量管控,更不會出現春節停發之類的狀況。也可以為它的合作伙伴們,提供從平臺到物流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同時,也可以為京東在線下的各種O2O探索提供火力支撐點。但缺點也很明顯,人力密集型的物流領域,覆蓋面越廣,其成本越高,神經末梢的管控能力也就越差。而且物流不是一個標準件生產流程,而是一個服務體驗過程,很難像京東上售賣的標準化商品那樣,實現完全的數字化管理。
作為阿里巴巴集團中與淘寶電商系、螞蟻金服并重的三大戰略之一,菜鳥的戰略是“打造像水電煤一樣的智能物流網絡”。早前,互聯網商業模式分析師郝智偉就曾分析稱,菜鳥網絡本身不是倉儲和物流,卻充當了倉儲和物流的統合平臺,這是其價值所在。從本質上來說,物流、倉儲等就是用“分散的運力”匹配“離散化的儲運需求”,在它們之間形成智能的耦合,這就必須利用各類數據,構建、優化出更合理的算法,將相關資源的效能發揮到最大。
物流重要性越發凸顯
“菜鳥的理念是‘一起玩’,(它)其實就是一個整合平臺,整合多個快遞公司的資源,形成一個物流數據平臺。目的一方面是為阿里電商平臺提供更為優化的物流配送服務體驗,其實也是阿里電商產業鏈中的一環,并非簡單的因為只是整合資源,而變成一個購買社會化服務的‘外掛’。”張書樂認為,菜鳥的最大優勢就是通過同盟軍的方式來快速完成覆蓋,成本極低,靈活性大。但同時,由于“入伙”的快遞公司只是一個相對松散的聯盟,因此在管控能力上,則弱了許多。
張書樂同時指出,阿里并非不想自建物流,早前開啟的和蘇寧的合作,也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看中了蘇寧覆蓋全國的物流與倉儲。但畢竟這非一日之功,因此它才退而求其次,選擇用聯盟的方式,來打破沒有自營物流的瓶頸。
據記者了解,除了京東的自建物流倉儲配送體系早已得到資本市場認可外,蘇寧物流經過10年的超前投入,“物流云”體系也可以算是全國領先,目前已經形成包括8個全國物流樞紐、57個區域配送中心、352個城市轉配中心在內的多級配送網絡。
按照郝智偉此前的說法,在菜鳥的體系里面,蘇寧要做第四方物流,但和菜鳥本質上并不沖突,菜鳥偏軟而蘇寧物流偏硬。特別是跨境電商和農村電商的新形態電商的迅速發展,也在不斷推進物流的發展,以整合多方資源為模式的菜鳥正迎來新的發展時機。
無論如何,在用戶的眼里,更在意的是如何獲得最佳的體驗,特別是電商與物流又有著天然的契合性。因此也可以說,物流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已成電商的兵家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