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化工網訊:交通運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將在全國范圍內重點開展三個“專項行動”,即開展為期一年的整治貨車非法改裝專項行動和整治公路貨車違法超限超載行為專項行動,開展為期兩年的車輛運輸車聯合執法行動。具體時間是2016年9月21日至2017年7月31日。
運輸新政規定:
今后6.8米車最多裝10噸,9.6米車(前四后四裝14噸,前四后八裝18噸),13米半掛車最多裝32.5噸!(那種40噸,4.5米高整車的年代將一去不復返)。重要通知9月21號起,13米半掛車減噸,總重不得超49噸,總高不得超4米!運費必定大幅上調,原來總重(55T)-車皮(16.5T)=實際載重(38.5T),以100元/噸為例,運費為3850元/車,現在運費總金額不變,實際載重為:【總重(49T)-車皮(16.5)】*4/4.5=實際載重(28.8T),運費單價為3850元÷28.8T=133.6元。運費單價上調33.6%左右。再加相應增加的稅金,運價起碼漲35%。
運輸新要求:
統一車貨總重限值認定標準
自2016年9月21日起,對于公路貨運車輛,各地交通運輸、公安部門要嚴格按照強制性國家標準《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1589)規定的最大允許總質量限值,認定車輛車貨總重是否超限超載,并據此進行檢查和執法,其中,二軸貨車車貨總重還應當不超過行駛證標明的總質量。
將車輛及企業違法信息納入信用信息系統,依法實施懲戒
調整和統一執法標準,嚴格規范執法程序,堅決杜絕隨意提高或降低治超執法標準以及亂收費亂罰款、只罰款不卸載、內外勾結、徇私枉法等違法違規行為。
對媒體曝光和群眾投訴、舉報的違法違規執法問題,要認真進行調查,嚴肅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家這次統一超限超載認定標準,無疑對貨車行業產生巨大的影響,希望各地能夠實際執行,也希望卡車司機能夠不再被迫以超負荷來打拼市場。
化工物流運輸風險
新規出臺,不止貨運人關注,依托公路運輸送貨的化工行業也開始受到影響。眾所周知,化工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同時也是高污染、高危險的行業,化工行業的原料、材料、輔助材料品種復雜,并且多為易燃、易爆、高揮發、腐蝕性強、有毒、有害的物質,在生產及運輸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風險。
目前,我國5000余種化工原料產銷分布不均,95%以上需要異地運輸。然而每個地方的法規較多,沒有統一的執行標準,給物流企業跨區運輸帶來很大的困擾。數字驚人的背后,我們深感化工物流運輸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也很多,究其原因,首先,行業準入門檻非常低,難成規模效應;另外,從業人員準入門檻也低,專業素質整體較低。很多貨主單位以低價格把危化品委托給沒有任何資質的物流企業,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這些企業在安全上沒有投入,上路以后,安全風險便傳遞給全社會,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
今年3月,交通運輸部聯合其他部委對危險貨物道路管理辦法制定了意見,明確提出要對托運人的責任進行界定,托運人不能置身事外,必須要委托具有資質的企業承運,對所托運的危險貨物正確分類、分項,正確包裝,還要提供安全技術說明書、危險貨物托運清單。此外,全國6個省市開始使用危化品電子清單,以方便應急救援人員獲知更多的信息。
有關專家認為,在提高人員準入門檻的同時,要嚴抓教育和培訓,采取專業培訓、事故案件培訓等多種形式,使安全理念入耳、入腦、入心,真正讓員工把執行規章制度當做一種自發自覺的行為。此外,還要培養從業人員的風險防控能力,每個人都必須了解自己所處崗位、所接觸危化品隱藏的風險和危機處理的能力。
運輸新政對化工行業的影響
上文提及的運輸新政規定,物流運價起碼漲35%,物流價格高漲,據了解,目前瀝青運輸中,一般產品標準載重在35噸(凈重)左右,車貨毛重約在55噸,該規定實施后,產品標準載重將降到29噸(凈重)上下,車貨毛重降至49噸。西北一主流貿易商表示:“我們找運輸公司算過,從山東拉到西安大概1000公里,現在運費是400元/噸,新政策實施后,估計要漲到500元/噸,不然運輸公司不賺錢,也不愿意干。”當前,為規避運費上漲的風險,部分貿易商已加快提貨速度。某企業負責人表示:“我們這里現在提貨的很多,車都在排隊。”
除此之外,化肥行業不斷傳出呼吁廣大經銷商在新政正式出臺前加快進貨,以減少化肥進貨的運輸成本。廣東某化肥經銷商認為,新規實行后,查超限超載變得嚴格,一輛車最多裝49噸,司機的運輸成本增加,以廣州發貨到廣東省內為例,可能會導致肥料公路運費上漲約30元/噸,省內邊遠地區將上漲50元左右。
對于部分產品可以提前發貨運輸的企業,上述方法有效,而在新政出臺后,加之9月是生產建設高峰時段,公路物流需求增加,整體運價已經提升,同時,新規提出物流運價增加35%,這無疑讓化工市場雪上加霜,物流運價提升使得化工企業的成本會增加,企業開始尋找新的出路,如化工產品價格或將上調,或通過加快創新步伐、產業重新規劃等措施,來應對當前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