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電商滲透率不足3%的生鮮食品,作為電商“最后一片藍海”,獲得了諸多投資者青睞,但基于冷鏈管理薄弱帶來的質量風險,隨時都可能給生鮮電商帶來致命一擊。國家近日部署推進互聯網+物流,降低企業成本便利群眾生活,這給日益活躍的物流業尤其小微冷藏保鮮物流又開來一輛“順風車”,行業的細分、就業等有望迎來一系列利好,但冷鏈物流也會隨著市場的逐步規范而迅速進入一場“淘汰賽”。
目前需要大量頻繁使用冷鏈的,主要是醫藥和生鮮行業。
面對服裝、家電業運籌帷幄的電商巨頭,紛紛在競跑生鮮市場時感到無所適從、連吃“悶虧”。這些虧主要吃在生鮮電商配套服務的相對落后。分析指出,比起自建冷鏈物流,使用第三方冷鏈物流能幫助電商平臺節省相當一部分開支,但第三方提供的服務很難監管,比如“一些冷藏車司機在運輸中關掉制冷設備來節省成本”等行為,使生鮮產品的保質承諾淪為靶心,隨時可能給整個平臺帶來致命一擊;而企業自建冷鏈物流又大大增加了經營風險。于是業界有種說法:“自建冷鏈物流是慢慢等死,不建冷鏈物流就是找死。”
國家近日部署推進互聯網+物流時,強調了鼓勵發展冷鏈物流,未來倉儲配送智能化、以互聯網+車貨匹配來優化運力,車輛和網點及用戶精準對接等成為可能。業內認為,這不僅給行業規范發展帶來了利好,還能進一步刺激電商需求、帶動就業,并加強物流與制造、商貿、金融等的深度融合發展。
不過,由于油價、人力成本的上漲,如何確保冷鏈物流在“質量”和“盈利”中的平衡,依然是在未來競爭中考驗企業智慧的一道坎。行業內的共識是,這一利好已經被看到,但是同時又有優勝劣汰。